首页/ 水务要闻 / 通知公告 /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落实情况

来源:延安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5-03-05 10:09

一、上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落实情况

(一)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24年全市用水总量3.37亿m³,万元GDP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分别为12.4%、20.4%,双控指标全面完成。北洛河交口河断面全年累计下泄水量7726万立方米,实现了全年3m3/s生态基流和90%以上保证率。扎实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对全市6341个取水口计量类型及数据传输方式全面排查,建立取水口电子档案4727个,建档率为74.75%,高于全省62%的平均水平。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小切口推动水资源配置改革,科学运用市场机制和水权交易机制,与榆林市签订盐环定吴起城镇应急供水工程水权交易和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协商交易黄河水权每年400万立方米,为实现全省首例跨市水权交易、缓解区域水资源制约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持续强化河湖生态治理能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高位研究推动河湖长制及系统治水工作,签发市总河湖长令,带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依法整治涉河涉水问题645个,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得到有效管控。健全完善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涉河建设项目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设立村级河湖长工作室1100个,落实河道管护队伍1289支,累计清理弃土弃渣1.2万立方米、垃圾废物962.7吨,恢复河道面积6.76万平方米。开展非法采砂“亮剑护河2024”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非法采砂行为,全面推行采砂电子证照,完成采砂206万吨,黄河采砂进入法治化、国企化、规范化轨道。

(三)综合完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1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41座新建淤地(拦沙)坝、91座淤地坝除险加固和提升改造建设任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12.8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53.94%,创“十四五”最高水平。积极探索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实现全省首单、全国交易量最大的宝塔区薛张小流域水保项目碳汇成功交易,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得到部省市各级充分肯定。持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77亿元,按期完成707个遥感图斑问题核查认定和98个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工作,整体进度位居全省前列,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效能显著增强。

(四)坚决守牢群众用水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垃圾围坝”治理,完成全市14个中型灌区及延河、北洛河等15条河流断面水质检测,灌溉用水全部合格。持续做好农村供水动态监测、春秋两季常态化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和冬季大走访,积极响应群众期盼、有效应对舆情,排查整改各类饮水问题157个,消除直饮水窖1428眼、受益人口6340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达到91.66%和28.8%。全市8座小水电站全部纳入省级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监控,制定“日排查、周调度、月评价”机制,加大河流生态保护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生态流量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开展全市地下水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依法推进地下水取用水问题及时有效整改,进一步健全地下水管控长效机制。

二、主要问题

一是水资源配置不均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水网建设任重道远;二是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需在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方面下更大功夫;河道管理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河湖乱堆乱倒问题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科学谋划、综合施策,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进一步推动各级河湖长责任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新时代治水兴水管水责任,做到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全面落实“河湖长牵头抓总、河长办督导督办、水务部门牵头负责、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公检法司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河湖管护新格局。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持续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确保2025年全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5以上、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坚持以水系、村庄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整沟、整村、整乡、整县一体化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淤地(拦沙)坝、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制定出台《延安市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摸清水保碳汇家底,有序开展不同类型区以水土保持碳汇为主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

四是进一步提升河湖治理保护能力。扎实做好“十五五”水利规划编制,重点实施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推进清理范围向乡村河湖库、山区河道延伸,持续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全力争取富县小河子川、宝塔西川幸福河湖项目纳入中省计划盘子,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幸福河湖样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化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河湖长制治理成效,同时积极发挥最美河湖卫士、河湖志愿者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公众对各类涉水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提高社会公众对河湖长制工作的参与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