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务要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节水倡议书——以滴水之力,护革命圣地!

来源:延安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5-05-20 08:2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多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人均占有量612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全市不同程度存在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瓶颈”。推行节水行动,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亦为我市永续发展的民生之基。为此,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强化节水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水已经成为了我国严重短缺的产品,成了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全市上下要从思想深处认识节水的重要性--节水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个人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应把节水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主动摒弃“用水无度”的旧习惯,让“节约每一滴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农业节水要“精打细算”增效。农业是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农业、水利部门应引导农户及生产主体,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与旱作农业,推广耐旱品种,让农田“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普及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抵达作物根部。同时,及时维护灌溉设施,避免“跑冒滴漏”,抓住每一场有效降雨,通过地头水窖、集雨池等设施收集雨水,补充灌溉用水。当前正值粮食作物播种关键期,各方要落实科学灌溉等五项农业节水制度,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管理,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三、工业节水要“集约循环”减排。工业节水要落实定额管理等五项政策,走“集约化、循环化”之路。水资源超载地区要加快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新建工业项目要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避免在缺水地区盲目上马高耗水项目。工业企业要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冷凝水回收、循环用水等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矿区要充分利用矿井疏干水,制造业要普及中水回用系统,让“废水”变“资源”。

四、城镇节水要“细水长流”降损。城市节水要落实合同节水管理等五项政策,打好“管网改造、全民参与”组合拳。供水单位要开展供水管网“体检”,重点改造老旧小区、城中村的漏损管网,坚决杜绝“跑冒滴漏”。市政部门要扩大再生水在绿化、道路清扫、生态补水等领域的应用。每个家庭要养成“一水多用”的好习惯,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洗澡水冲厕等,洗车时用桶装水代替高压水枪,每月减少洗车次数,还要及时更换老化水龙头,选用节水型马桶、淋浴器等器具,倡导“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洗浴少用一盆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争做节水行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积极改造老旧管网,普及节水器具,收集空调冷凝水、洗手池灰水、净水机尾水用于冲厕、绿化。

五、全民行动共筑节水防线。节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节水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统筹调配水资源,科学制定节水规划。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监测,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高校开展“节水进校园”活动,鼓励积极参与节水护水知识宣教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等方式,让节水理念根植于心。各类学校要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推广智能节水器具,打造“节水型校园”。新闻媒体要开设节水专栏,既宣传节水先进典型,也曝光浪费用水行为。每位公民都应自觉践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动参与节水监督。看到浪费用水现象及时劝阻,发现水管漏水主动报修,积极举报非法取水行为,让节水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

让我们即刻行动,拧紧每个水龙头,践行农田精准滴灌、工厂循环用水、家庭一水多效,以点滴之力守护革命圣地血脉,用切实行动谱写"节水优先"新篇章,共筑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延安市水务局

2025年5月19日